知名投资人变身“脱口秀演员”为何能破圈|K时评|当前关注

《科创板日报》5月30日讯(评论员 金博) 近日,一段知名天使投资人吴世春“变身”脱口秀的视频破圈,持续引发创投市场的关注与讨论。

在这段传播颇广的视频中,吴世春以脱口秀方式,讲出了一级市场从业者们其实早已感知到的事实:投资场景正在发生变化。

最显要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募资难和投资难。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国内VC/PE行业新募集基金的数量和金额,分别为1601支、3532.12亿元,同比下降7.6%、33.0%。投资端,市场节奏延续减缓,投资案例数共1722起,同比下降44.2%,投资金额为1300.30亿元,早期投资下降超60%。


(相关资料图)

变化,也体现在工作方式的微妙改变:“以前募资喝红酒,讲英文,与美元LP打交道;现在募资喝白酒,讲招商与返投,拥抱人民币基金。”“以前出差去北上广深,现在要去三四级城市,甚至是县城。” “以前介绍自己基金时,只要讲出既往业绩、投资回报率,现在还要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美国会不会再加息等。”

吴世春这些略有玩笑色彩的脱口秀描述,讲出了一定真实情况。而引起如此剧烈变化的根本原因,则是因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等复杂因素造成的市场规则和投资逻辑的重大改变。

从募资端看,在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全球资本市场动荡不安的大背景下,投资机构的美元募资变得困难。而另一方面,随着国资、央企母基金和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的崛起,创投市场的主力出资方也在变化,后者类型基金支持着创投机构不断向前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350只母基金以国资母基金为主,总管理规模已达45681万亿,同比增长24.82%。而国资在一级市场的投资体量,在最近两个季度,分别占到了2022年第四季度的58%和2023年第一季度的56%。

从投资端看,变化更为明显。在前一个投资周期里风投机构所擅长的移动互联网、文娱、TMT、大消费等投资赛道正在降温。而与此同时,则是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的持续走强。投资硬科技,已成为国内几乎所有风投、股权基金和投资机构的首要选择。

从退出端看,变化也同样明显。一方面,美国中概股前景不明,A股、港股成为更多中国公司的上市目的地。另一方面,随着科创板、北交所、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等更多利好政策地推出,一个更开放有序的资本市场正清晰建立。其中,科创板成立仅3年多,上市公司已有500多家,整个市场的IPO扩容提速成效显著。

春江水暖鸭先知。如上中国创投市场生态、环境、制度、规则的种种变化,正成为包括吴世春在内所有机构从业者需要共同面对的调整。而实际上,变化一直是市场的发展规律。

TO BE OR NOT TO BE?坦率地说,这种行业变化,对所有机构特别是市场化创投机构来说,这是一次严肃挑战,也更是一次难得机遇,让我们更深入到整个现代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

过去20多年,创投行业已发展成为中国多层次投资市场的重要力量,不仅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在支持硬科技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小板60%、创业板70%、科创板80%、北交所85%以上的上市公司和挂牌企业,成千上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身后,都活跃着创投机构的身影。

我们真心期待,在创投行业风云巨变的这个当口,创投机构从业者们积极主动迎接变化和挑战,在中国未来的科创事业中,更上一层楼,扮演更重要角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