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十六年后,怒江上的“溜索女孩”重返大山
在2007年的一段影像资料中,余燕恰因为一段在怒江上“飞索求学”的视频被大家认识,被称为“ 溜索女孩”。
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溜索女孩长大了。去年,从昆明医科大学毕业后,余燕恰选择回到家乡就业,成了怒江州人民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
(资料图片)
走出大山,回到大山,是什么让她作出回乡逐梦的青春抉择,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生活。
悬在溜索上的童年
余燕恰的童年是在溜索上度过的
从她有记忆开始
村里人就用溜索过江
将滑轮挂在溜索上
接着将尼龙绳绑在腰和大腿上
如果是小娃娃还要特别套一道绳在脖子上
“小娃娃的腰没有力气
不系脖子的话
容易后仰着翻下去。”
▲马吉乡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五六个过江的滑轮。
8岁的余燕恰从一年级开始
她上学需要先走山路下山
再借助随身携带的绳索
坐溜索到达怒江对岸的学校
“下面水流很急,每次过江都很紧张
压根不敢低头向下看”
早上出发去学校,晚上再回家
余燕恰克服恐惧
在这条“路”上坚持了近2年
▲余燕恰拿着过江的工具
2007年的一天
一家媒体到马吉乡采访
余燕恰穿着粉色上衣背着书包独自溜索过江
恰好被媒体拍到
这张照片迅速在全国传播
多家媒体跟进报道
许多人被触动,纷纷捐款助力修桥
2008年3月,村子里有了第一座爱心桥
余燕恰被邀请第一个过桥
第一次见到桥的她,却因紧张挪不动步
“当时我紧张又激动,还十分好奇
最后是被别人搀扶着才走过去”
这个春天
余燕恰的人生走上了另一条路
▲余燕恰过江的照片
从大山到大学
2008年,她被爱心人士带去北京游玩
第一次看到了怒江之外的精彩世界
而在这之前
她去过最远的地方是乡里
带她的叔叔阿姨跟她说
“这个世界这么广阔
一定要好好读书
以后可以自己出来玩”
余燕恰把这句话听进去了
“这就好像原本漆黑的道路上多了一盏盏明灯
生活也不再那么苦涩
于是我更加努力学习”
余燕恰的心里
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2008年,余燕恰去北京。照片于2014年重新翻拍。(受访者供图)
高中时期由于小学基础不牢
她的语文和英语明显跟不上别人
为了提高成绩
每到周末她就跑去图书馆看各种文摘
她还遇到了一位特别好的英语老师
老师会免费为底子薄弱的学生补课
“我家里很困难
许许多多爱心人士不求回报
资助我读书,鼓励我不能放弃”
这些善意,一直被她记在心底
也激励她在学习上加倍努力
2018年
余燕恰高考取得568分的好成绩
填报志愿时
她毫不犹豫选择了医学相关专业
“家乡医疗资源不充足
从事医疗工作一直是我的梦想”
学有所成 “燕子”回乡
作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她一直梦想着能为家乡做些贡献
“许多热心人帮我走出了大山
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
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回馈家乡”
2022年6月
23岁的她从昆明医科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毕业
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医务人员
靠着扎实的专业知识
余燕恰成功被怒江州人民医院录取
如今的她是医院检验科最年轻的医务工作者
样本化验、为患者采血……
每天所要面对的工作更为繁杂
尽管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
但在同事眼中这位年轻的后辈已经能独当一面
“你给我一束光,我还以一盏灯”
不少网友纷纷对溜索女孩余燕恰
余燕恰也向一路走来收获的关心表达了谢意
“成长路上我遇到了太多为我‘打灯’的人
唯有不断努力
才能回馈这些善意”
如今,当地用来过江的溜索已被桥梁取代
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修通
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建起
余燕恰说
“在未来的日子里
我想见证它更多的变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