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擦亮“宠粉城市”名片-当前热文
要看洪崖洞,为游客封一座桥;要看轻轨穿楼,为游客修观景台。浓缩了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精华的重庆母城人文渝中,每到重大节假日都封桥封路,推动重庆成为“宠粉”城市。
(相关资料图)
民警在景区执勤(央广网发 渝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推动平安渝中建设,护航景区平安。近几年来,渝中区作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县,坚持法治创平安,不断打造和创新基层治理新名片,助推渝中文旅消费复苏。
有“景”就有“警” 渝警护平安
根据重庆市文旅部门的数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渝中区接待游客657.1万人次,同比增长31.5%。为护航小长假游客平安,渝中区公安分局当即实施预案:千厮门大桥、外围环道和洪崖洞景区建筑设置的三层防控线合拢,交巡警支队启动并及时发布交通限制措施,采取车辆禁止驶入、改道行驶等方式,并让往日车流不息的千厮门大桥再度“封桥封路”,迅速变身为横跨嘉陵江的“全世界最大跨江人行天桥”和“超级步行街”。
千厮门大桥封桥“宠游客”(央广网发 渝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据渝中区公安分局负责人介绍,五一假期,渝中区每日投入安保力量1600余人次,并适时为广大游客“腾”出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沧白路、嘉滨路,以及解放碑、朝天门周边部分道路,硬核打造出“渝中大景区”。
据介绍,为织密织牢景区“平安网”,渝中警方细化完善旅游警务模式,专门在客流量大的解放碑、洪崖洞等地设立指挥部,依托渝中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用大数据平台,随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防控措施。据统计,五一期间,渝中警方共接受游客报警求助1170起,有效调解矛盾纠纷150件,服务游客400余万人次,辖区发案同比下降46.4%。
全心为游客 调解化纠纷
近日,内蒙古游客分别给渝中区法院和区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区旅调委”)寄来了感谢信,点赞渝中区旅游纠纷调解工作。
区法院和区旅调委开展调解(央广网发 渝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前不久,来自内蒙古的游客张某、李某一行5人在洪崖洞某旅行社购买了夜游两江的船票,花费790元。因为无法及时前往码头乘船,张某等人次日前往退票,却被旅行社拒绝,双方产生争议。张某找到渝中区法院旅游巡回法庭求助,法官立即联合区旅调委开展在线调解,最终旅行社全额退款。
“这是我们建立‘三调联动’工作机制以来,化解的又一起旅游纠纷。”渝中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说,从2019年开始,为方便游客依法维权,渝中区就在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设立了区旅游投诉中心;在区旅游协会设立了区旅调委;在区法院设立了旅游巡回法庭,实现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及司法调解三者深度融合,建立起了“三调联动+司法确认”的“一站式”服务工作模式。迄今已累计化解旅游纠纷4000余件,惠及游客8000余人,退赔金额350万余元,调解成功率达90%左右。
“红马甲”保驾 “活地图”护航
“游客们请注意脚下,小心台阶!”“去解放碑的游客往左走,去十八梯的游客往右走。”
5月1日晚20点,在轨道交通较场口站9号出入口,身着“红马甲”,戴着“红袖章”的解放碑街道自力巷社区志愿者梅洁与两名同事一起,在这里充当“活地图”。她们嘶哑着嗓子为游客指路,回答游客们的问题,站了一整天,忙得连晚饭都没时间吃。
志愿者在轨道交通站出入口维护秩序(央广网发 渝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小什字轻轨出入口是“红马甲”志愿者、“活地图”尹先宇和李婷的“阵地”,他们自制了引导牌疏通拥堵的人流,不厌其烦地回答游客的各种问题。“我们事先做好了预案,只要辖区景点出现人流高峰期就立即上岗,定时定人定责,为辖区安全稳定奉献一份力量。”
据解放碑街道负责人介绍说,五一期间,每天都有30多名社区工作者充当“红马甲”志愿者,在解放碑、轨道交通小什字站、较场口站等热点区域设立的14处志愿者临时服务点,为游客充当“活地图”,每天疏散游客近10万人。
不仅如此,在云端之眼、长江索道等重点位置还安排了专人值守,组织群防队员联合辖区派出所进行重点点位24小时巡逻防控,开展辖区旅游综合服务、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全力维护城市环境秩序。
“我们牢固树立‘大抓平安、抓大平安’理念,深化平安创建,持续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渝中。”渝中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说,渝中区坚持党建统领、整体智治,夯实平安渝中工作基础,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效能治理护航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张真瑜 江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