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最出色的谋士,不但帮司马昭夺权出谋,还助魏国一举灭蜀-全球快资讯


【资料图】

煮酒论三国上回说到在260年甘露事变,贾充指使成济公开弑杀曹魏皇帝曹髦,一方面让司马氏进一步掌控了曹魏朝堂,另一方面此悖逆恶行也让司马氏失去舆论及人心支持,延缓了司马昭禅代的步伐。这时候对于司马昭来说,他急需要转移曹魏内部的舆论,为自己洗刷政治上的污点,最终为篡位累积资本,因此这是时候的司马昭急需一场对外的大胜。

此时蜀汉方面对外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内部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总揽朝政、操弄威权,排挤在北伐前线的大将军姜维,导致姜维惟有避居沓中屯田。朝政内外产生严重分歧,蜀汉的基础已大大动摇。东吴方面孙权死后,内乱不断,数次攻魏也多以失败告终,东吴的实力大大削弱了。

对于司马昭来说自然看到了希望,司马昭寿春平定叛乱后,士兵已经六年没有战事,如果要先灭吴,需要先造战船,开水道,是需要十几万人准备半年以上的时间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并且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潮湿,还极为容易导致士兵感染疾疫。因此制定了先取实力最弱小的蜀汉,三年之后顺流而下,水陆并进吞并东吴,实现天下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

司马昭提出的战略其实就是效仿历史上晋灭虞定虢,秦吞韩并魏的战略,不过对于司马昭提出的宏大目标,司马家把持的曹魏朝廷并不认可,就连屡次与蜀汉姜维交战的名将邓艾也不认可,数次上言 提出不同意见,说未到伐蜀时机,邓艾可以说是曹魏当时最杰出的将领,不过对于朝堂之上和司马昭的心思他却不能猜透,这时候的司马懿极为需要为自己获取大的胜利,好为司马家称帝做好下一步的打算,不过对于灭蜀这件事情之上,群臣皆以不可行,唯独钟会说蜀汉可以攻取。

钟会出身颍川士族钟氏,是太傅钟繇的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幼弟。这位名门公子很有可能在年轻时候,就与同为名门公子的司马兄弟有交往。钟会很早就年受到司马师赏识,成为司马氏的重要幕僚。

平定第二次寿春反抗中,钟会随司马师东征,任主管机密事宜。钟会出谋赞画甚多,司马师称他有"王佐之才"。反抗平定后,司马师在回师途中重病去世。司马昭从洛阳赶去许昌,接管军队大权。这时,刚登基不久的皇帝曹髦以南方刚平定,下诏令司马昭驻守许昌。钟会向司马昭建议,从速回军洛阳,以免被皇帝架空。司马昭采纳了他的建议,火速回军,驻扎于洛水之畔,把皇帝和权力牢牢攥在手中。自此之后,司马昭对钟会非常信任,视为心腹股肱。

第三次寿春反抗,钟会随司马昭戡乱。当时,诸葛诞向东吴乞兵,东吴派全怿援助守城。而全怿的侄子全辉、全仪与其他家有纠纷,举家渡江投奔魏国。司马昭采用钟会的计策,伪撰书信派全家仆人送给全怿,以全辉的口吻说吴国皇帝因为他不能夺取寿春要杀他全家,所以投靠魏国。全怿听闻,内心恐惧,遂向司马昭投降。瓦解东吴援军后,诸葛诞独木难支,不久城破被杀。钟会在此役中再立大功,而且展现妙计神算,人们甚至把他看成当代的张良。

钟会的人生经历到此,是同司马家的利益结成一体的。他不但出谋划策,帮助司马家平定两次寿春反抗;甚而皇帝曹髦有不利于司马家的举措,他也坚定站在司马家一边。甘露事变后济抽出长矛,当场刺死曹髦,弑死皇帝,可是惊天动地的事情。虽然有权臣废黜皇帝,毒害皇帝的事情,但当面直接弑杀皇帝,可是第一次,是叛逆得不能再叛逆的事情。

司马昭和钟会自然明白这件事情带来的结果,因此司马昭打算用一场对外的大胜,寻求政治上的突破,洗刷污点,因此同司马家的利益结成一体的钟会自然会积极支持。并且司马昭一同"筹度地形,考论事势,因此司马昭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军事,准备作伐蜀准备、同时扬言要先攻吴,以迷惑蜀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