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泥塘“变身”乡村振兴示范点 昆明这个社区打造治水范本 当前消息
水上乐园举办泼水节
带动村民致富的青鱼湾水上乐园
“8年时间,青鱼社区迎来4个脱胎换骨的变化。昔日的‘烂泥塘’变成今天的娱乐园,昔日的荒坡耕地变成产业园,昔日的村民变成公司职员,昔日的荒山变成绿色家园。”昆明市西山区青鱼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胡朝华说。
(资料图片)
近日,青鱼社区水上乐园迎来泼水节系列活动,来自昆明周边和省内外的大量游客涌入乐园,享受难得的清凉时光。
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开始,青鱼社区带领社区居民建设青鱼湾水上乐园项目,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生态兴业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向往的生活 还是昆明”的最好注脚。
曾经的青鱼社区被称为“水患村”。每年汛期,河水倒灌,上游泥沙冲到下游,社区庄稼被水淹没现象年年上演。村民收入减少,人均年收入还不足5000元。
尽管水患严重,但全社区的人面对如此天灾无计可施。时间一久,水淹田慢慢变成了搁置不耕的“烂泥塘”。
2015年,胡朝华带着女儿去深圳水上乐园游玩时看到人潮涌动的景象,随即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家乡为什么不设一个呢?
回到社区后,胡朝华带领当地干部多方咨询业内专家,研究分析发展方向,用半年时间跑到全国各地的水上乐园、水上娱乐设施供应企业考察,牵头成立昆明清石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筹建青鱼湾水上乐园乡村旅游项目,想通过“治水”纾解社区“水患”。
面对“没有土地、没有资金”的问题,社区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党员干部带头用土地、资金入股。同时,为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设置了每股5000元、每户入股最多不超过200股的投资规则。最后筹集资金2050万元,村民入股率达92%,成为项目运营的利益共同体。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村民集资入股这段时间,大家砸锅卖铁也要参上一股。村民尹春花把家里仅有的三头猪卖了5300元,才凑上一股。而另一位老人把养了8年的牛卖了才凑得两股的钱。其实那牛已经是老人最亲密的伙伴了,老人卖牛的时候流下了不舍的眼泪。”胡朝华说,自己当时感动地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有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干好,不让乡亲们的期望落在空处。
胡朝华介绍,当时,没有水淹田合理利用的具体政策与措施,一边是村民入不敷出的生活状态,一边是亟待开工的项目。只有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一次施工中全村都‘断电’了,我带队前后跑了7天,终于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对青鱼社区‘治水兴水’的支持。”
社区还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告知股民,社区占5%的集体股份,未来的收益将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救助孤寡老人等公共支出,保障社区困难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因为乐园是大家的,如何让村民共享水上乐园的红利是最根本的问题。”胡朝华说,针对项目初期不愿入股,现今想入股却无法入股的居民,社区积极想办法,帮助他们在项目周边开设餐饮店、娱乐装备店。水上乐园还就地吸纳300余名村民入职,他们月收入从以前的不足2000元增长到5000元,有效带动当地就业和村民致富。
随着青鱼湾水上乐园发展,两个贫困村已经“摘帽”,到2021年底共计接待游客29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并且拉动整个社区餐饮、住宿行业发展,改变群众单一经济模式。2019年起水上乐园实现每股分红1000元,社区也将集体股份收益用于对65岁以上老党员和老年人,给予每月300至1350元的补助,困难户每人每年1000至3000元补助。同时,奖励考取大学、应征入伍的村民,并纳入居规民约,长期执行。
如今的青鱼社区,按照“分期推进、集群打造、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思路,流转闲置土地发展彩色水稻、稻花鱼养殖基地,建设休闲无动力乐园、荷塘花海田园基地、千亩红枫林生态观光区、星光露营地、山地越野等项目。在水上乐园、温泉河谷项目基础上,打造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区,乡村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云南网记者 赵岗 摄影报道
关键词: